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16日發布的2019年全球艾滋病報告顯示,去年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數高達77萬人,只比前年減少了3萬人。
這份在南非垮祖魯-納塔爾省埃紹偉鎮(Eshowe)發布的報告稱,2016年,聯合國成員國制定了在2020年前將全球艾滋病的死亡人數降低一半,即每年死亡人數少于50萬人的目標, 然而在剩下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這一目標顯然已經無法實現。
報告指出,全球在減少艾滋病感染人數、提高治療率以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正在放緩”。
報告稱,去年全球新增的艾滋病感染人數為170萬,與2010年相比下降了16%,這主要是因為東非與南部非洲的防治艾滋病工作不斷取得進展。
報告指出,防治艾滋病的成績在全球不同地區差別較大,一些國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另一些國家則出現了新感染病人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加的“令人憂慮”的情況。
報告說,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南非為全球樹立了榜樣,在2010年以來的8年里,實現了將艾滋病新感染率和艾滋病死亡率分別降低40%以上和約40%的目標,然而在東非和南部非洲,防治艾滋病的任務仍然嚴峻,這些地區仍然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區。
報告稱,2018年,艾滋病感染人數在東歐和中亞增加了29%,中東和北非地區增加了10%,拉美增加了7%。
根據報告,在全球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包括吸毒者、男性同性戀或與其他男性發生性關系的人、變性人、性工作者和囚犯等主要感染人群占了54%;但在東歐、中亞和中東地區,這一比例高達95%。
然而,在接受調查的超過一半的國家里,艾滋病主要感染人群中能接受有效治療的人不到50%,這表明艾滋病感染者被邊緣化和“被防治工作遺忘”的現象仍然嚴重。
在報告發布會上,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卡爾森緊急呼吁各國政府加強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領導,提高防治工作的有效度和精準度,特別是向取得顯著成績的國家學習,確保全球3000多萬艾滋病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療,在2020年前實現3個90%目標,即經過診斷發現并知曉自身感染狀況的感染者達90%;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達到90%;治療成功率達到90%。
新華社記者 高原
|